我们常说要Being Agile而不仅仅是Doing Agile,如果只是应用一些实践,并不是真的敏捷,真正能让敏捷起效的,是文化和人的思维模式的改变。
▲12月4日,笔者在上海敏捷之旅作分享
卡罗尔?徳韦克教授通过20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两种可以使人们创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维模式——僵化思维模式和成长性思维模式。
僵化思维VS成长性思维
僵化思维
没有尝试就不会有失败
尽量避免暴露不足
“评价-被评价”的循环
成长思维
将失败看成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关注如何在过程中获得提高
“学习-互动”的循环
僵化思维从何而来?
从僵化思维到成长思维,看似只是一层窗户纸,可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改变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常说“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不够痛就不会动”。如果自己没有改变动机,其他人是无法改变的。
据统计,我们有95%-99%的行为是受自动化的潜意识支配的,包括我们的一些限制性信念。它是我们对事件的旧有反应模式。这种模式是过去2次以上的成功经验类化而来的。它让我们深信不疑,即使环境变化了我们还在用习惯的方式。
大家可以想一想, 当员工犯错的时候,一般我们的主管会怎么说呢?马上就去说怎么弄错了怎么改。日本丰田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主管的第一句话是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一个组织创新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当他冒风险承认错误的时候,组织很多时候是以惩罚的方式对待他们,越惩罚他越害怕,不敢越雷池半步,只做组织交代的事情。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你会发现他的潜力慢慢越来越小,组织给他的干扰越来越多。
如果组织里的每个人都偏向防守,遇到问题先撇清责任,遇到职责之外的事情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组织便失去了活力,企业也会失去竞争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了僵化思维产生的源头。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在特定的环境里,人都会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改变本位主义的行为需要从改变环境开始。
走向成长思维
首先,要打造安全的场域。 批评是一种负向反馈,会让人产生防御,特别是当管理者指出此路不通的同时,并没有给出建设性意见的时候,这只会让人聚焦在“评价”本身,而不是改进的方向上。
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在积极的事情上,正向反馈会强化做正确事情的愿望。不吝惜对成绩的褒奖和对亮点的赞扬,要明确指出表扬的原因,巩固正确的行为。营造安全的场域,才能让员工放下防御,聚焦于持续改进。
僵化思维还有标签化的思维习惯,标签化有时能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认知与判断,但它更多时候成为了一种思维枷锁,凝固成了我们前行道路上的藩篱与阻碍。
这里讲个贴标签的正面例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时,我们可以选择破罐破摔,也可以选择证明自己不是个坏学生。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叫“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所以在个人和团队管理时,我们切忌贴负向标签。要正向拉动。在团队赋能方面,推荐引入欣赏式探询工作坊。
在国内敏捷大会上,总能听到一些抱怨:企业号称转型敏捷了,但一线员工并未从中受益,从他们的直观感受,敏捷只是企业压榨劳动力的手段。如果我们只是开开站会、跑跑迭代,但管理风格还是防御型的,命令和控制的,便无法做到真正的敏捷。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靠领导拍脑袋,一定是自底向上的,需要激发每个员工的内驱力; 如果想让I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他部门需要搭好平台而不是处处设卡。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当今时代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有家澳洲保险企业在十年前就已全面转型敏捷,如果单纯比较敏捷实践,咱们刚转型两三年的互联网企业也都做到了。我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敏捷已经内化成他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等等。
想让敏捷真正起效,必须要换上配套的敏捷思维方式。成长思维也要有滋生其成长的温床。
作为敏捷教练,我们常常想引发一些改变,也学了十八般武艺(咨询技术)。我们需要知道,改变的前提是要建立信任,唤醒改变动机,然后才会用到各种咨询技术。改变个人,先建立互信关系; 改变组织,先尝试理解和接纳现状合理的部分。
NLP有个关键假设 “事出必有因“。最近网络热传的罗尔女儿白血病和中关村校园霸凌事件,剧情几次反转。因为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片段,并添加了个人的投射和联想。
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我们无法看到全貌,不论时间还是空间维度,所以我们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带着这种谦卑,去探寻和了解背后的因,再尝试去一点点改变,获得反馈,并逐步调整,不断可视化改进成果,让正向反馈不断巩固和加强这些成果。
最后,想要改变什么,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改变从自己开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更多的自我觉察。对别人的行为也需要多一些理解。先理解,改变才有可能。(本资讯于2016-12-13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