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故事,于team member而言,却不能真的简单看待!关于用户故事,敏捷培训课上的小伙伴是这样理解的。以下内容由邓家柱、宋化文、周健提供。
敏捷项目的迭代起始于PO的用户故事,迭代的质量取决于TM(Team Member的简称)对用户故事的理解,PO如何说好故事?TM怎样通过提问更好的理解用户故事?在敏捷培训课堂上,本来一场普通的演练,竟变成一场混乱的攻受战!
攻受战概况
培训课堂上,学员们分了6个组。我所在的组6人,包括1个PO(女的)和5个TM(三男二女)。各自开始准备,大战一触即发。
冲突过程回顾
1、目标冲突
攻受双方一开始的目标就决定了冲突不可避免。PO,作为攻方,必须尽快把一个故事讲清楚;TM,作为受方,怎肯轻易接受,努力通过“what”&“why”阻止PO的进一步行动。
PO开始第一个故事“我想要一瓶水以便解渴”。看似简单明了的一个故事,立刻引来一番轰炸。
“解渴不一定要喝水呀,喝饮料不行吗?”
“确定只要一瓶吗?多大容量?”
“要什么水?矿泉水还是纯净水?对牌子有没有要求?”
“不能续杯!那不够喝怎么办?”
(这只是一小部分问题,现场远不止)
问题不断涌现,原本信心满满的PO开始迷惑——就一瓶水,有这么复杂吗?看似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对于TM而言,细节一点都不简单,以防PO最后不收货。(是不是说出很多程序猿的心声呢?)
PO只好艰难应对着。
2、情况好转
作为一名“老司机”,PO很快调整过来,不断地细化需求或者降低标准以明晰这个用户故事——故事逐渐充实。他的回答从前后矛盾变成应对自如。
“就要纯净水,不要其他的,有种打我。”(同样的语气,熟悉的苦逼)
“确定就一瓶,再有人就分给他,但就一瓶”
“好吧,我改一下,喝完可以续杯。”
“牌子没要求。”
3、攻受转化
看似完整的用户故事,在一千倍显微镜下仍有很多空白处。一阵调整之后,TM就从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入手,开始大反攻,不让PO好“受”。
“喝完可以续杯,那喝了一半呢?”
“你只要纯净水,那其他用户就没得选择了,你确定?”
“确定一瓶就一瓶,以后别跟我说又要加。”
……
13分钟过去了,老师喊“时间到,停止了”。PO们松一口气,混乱的局面也结束了。没有一个PO能讲完3个故事(尽管老师给多3分钟)。
其实我们想说的
1、讲好用户故事——小而美
从案例本身回归至敏捷开发模式,我们最最需要理解就是用户故事本身,何谓用户故事,何谓好的用户故事,是需求方与开发方互怼的关键。经典的敏捷开发模式将用户故事定义为“用户所需要功能的文字描述”。短短的12个字其实涵盖了用户故事三要素即角色(用户)、活动(功能)、价值(所需要)。简单12个字的描述比上千页的需求文档更接地气——瀑布式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活,敏捷人从来不干。
上述的PO的确严格按照一个用户故事定义阐述了其需求,然故事有好坏,需求待精炼。何谓好的用户故事。江湖儿女均有过罗曼史,浓情切意时难免互述衷肠,搞搞事情。
情形一,男主对女主说:“作为一个男人,我要挣遍全世界的钱,让你买买买“;
情形二,男主对女主说:“作为一个男人,我要晚上给你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让你吃得开心”。
同样是两句情话,往往情形二才是老司机所为。这就是用户故事的好坏之别,小而美是广州银行自身的定位,也恰恰是用户故事好坏的认知标准。类似于挣遍全世界的钱这种史诗级的需求,往往需要N+1次迭代才能实现,怎比得上“一顿饭”更能解决问题。
2、确定质疑边界——同价值
一旦用户故事变成史诗级,往往被需求方的质疑就会脱离边界。类似于上述挣全天下钱的这种鬼话需求,TM内心是拒绝的。于是就产生了开发人员与产品经理敌对的这种场景:开发人员觉得产品经理搞笑、产品经理认为开发人员烦琐。这样倒腾出来的产品只能是个笑话。
在敏捷开发模式中,针对PO把控的用户故事,TM的确拥有当然的权利和义务。有责任心的TM有权利质疑PO的用户故事是否可行,同时也制约着PO不能乱讲用户故事;而义务则体现于一种参与,质疑得最狠的TM往往在执行上也是最能理解用户故事内涵的,但总归这种质疑是需要边界的,有价值往往就是确定边界的标准。
3、组内换位思考——重精神
一个基于敏捷开发模式组合的团队,类似于组队推塔,需要搭配干活。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挑人做事,而非对事挑人的优越性了。敏捷团队的打造,是需要团队精神,如果勾心斗角、互不信任也会演变成乐视之殇。PO对于TM的了解,TM对于PO的信任往往是敏捷团队能够长久存活下去的关键,打造团队精神是重中之重。
《速度与激情》中多姆·尼克团队是真正的敏捷团,而这种敏捷不仅仅是速度与激情造就的,而是多姆作为PO与各TM之间信任的营造,从而导致这6-7个人无论是小到一场山路赛,大到维护世界和平都是手到擒来。如果非要解释清楚何谓精神,我相信每个看过速度与激情的人都知道,每集故事的结尾都是天台烧烤,欢度家宴。因此,敏捷团队对于团队精神的终极目标,就是家的感觉——这是我的家人。(本资讯于2017-08-10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