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估算︱面对估算的态度和方法
2022-10-30
来源:王宇教练 ACT敏捷教练
100吗?不是的,只不过我们找不到更大的数字了。但这些估算为100的需求有可能意味着1000,10000,甚至更大。但粒度小的需求一方面变化范围不会太大,另一方面把变化部分在拆分的过程中也会进行隔离与分解。我的经验是切分到3天左右。切分方法见文章最下方的参考链接。
估算标准的选择
一开始软件研发的估算我们使用线性数列,也就是1、2、3、4、5、6……。当然,1和2之间还可以分出1.5,甚至是1.125等数字。其实就是数字而已,你愿意用什么数字就用什么数字。一般这个数字表示人天花费,也就是一个人需要做多少天。
在接触敏捷项目之后,我开始尝试使用斐波那契数列进行估算。斐波那契数列就是1、2、3、5、8、13……,后面一个数字是前面两个数字的合。估算的时候都是相对估算,也就是相似工作量的需求应该给出相似的数值。相对估算的斐波那契数列有几个好处:
逼迫拆分:只能用这几个数字,而且越大的需求基本就放大很多。所以拆分是自然而言的事情,要不然偏差太大。
业务角度可以提出反馈:这种方式是相似工作难度的给出相似的数字,业务角度可以直接参与进来进行需求理解的校准。1的需求放在一起,2的需求放在一起,业务同学可以非常清楚的识别某些他认为复杂的需求为什么给出小的点数,为什么他认为这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需求为什么会给出更高的估算。
不太纠结,速度挺快。只有这几个数字可以使用,所以速度相对较快。
用了一段时间我们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数列,叫”二的力量“(power of two),这个数列是1、2、4、8、16……。这种数列相比较斐波那契的优势估计你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就是更为陡峭了,更加逼迫拆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逐渐开始使用另一种数列。这严格说不是一种数列更是一种归堆方式:衬衫大小。XXS、XS、S、M、L、XL、XXL。因为不管之前我们用什么数列,程序员们都会在内心使用一个神奇的公式来计算大概应该干多少人天。衬衫大小就可以把这种倾向消灭在产生之前。当然,使用衬衫大小的估算,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最后也都会换算成人天的区间范围。
不管怎么说衬衫大小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敏捷团队来说,是比较到位了。但对于一般的团队来说,建议使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一些数值:1、2、3、5、8。原因如下:
团队人天概念根深蒂固,人天也没问题。但是相似需求要拥有相似点数(相对估算)。这样业务就能参与进来。
8以上的数值不进行使用,估算为8的任何需求都要重点跟进一下。因为8可能不代表是8倍的1,而是技术人员找不到更大的数值给这个需求而已。而且更大的估算值的存在不利于需求的拆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估算需要能够引入业务的参与。也就是说拆分之后的需求,从业务人员的角度可以根据之前需求的估算对新的需求提出质疑。因为从业务角度可以看到复杂度,并且了解之前类似的需求的一个估算值。也就是说之前有过一个类似的东西估算是2,那如果新的需求和之前的类似的话,这个新需求也应该给出2的估算。如果给出更大的估算,那技术人员需要能够说明白。
但是如何得到这些数字或标签呢?我们需要涉及……
估算方法与流程
一个人从需求池中拿出一个需求放到桌子上,另一个人从池子中拿出另一个需求,与这个需求进行相对比较,比如更大就放在刚才需求
免责声明:
1、IT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