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IT项目管理门户网站,国内IT项目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站点切换
请选择站点
  • PMO评论
  • 项目管理信息化网
  • 项目管理培训师在线
  • IT项目管理界
  • 工程项目管理界
  • 项目经理人
  • 研发管理评论
  • 人力资源总监网
  • 企业大学发展网
  • 培训管理者
培训需求提交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IT项目管理界公众号
关于我们
IT项目管理界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 敏捷教练
  • 项目管理
  • 敏捷专题
    敏捷团队 敏捷转型 scrum 规模化敏捷 敏捷开发 精益开发
    用户故事 看板管理 迭代开发 自组织管理 每日站会 极限编程
  • CMMI
  • DevOps
  • PMO
  • 项目经理
  • 会议活动
  • 公开课
  • 趋势热点
  • IT项目管理大会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 敏捷教练
  • 项目管理
  • 敏捷专题
    敏捷团队 敏捷转型 scrum 规模化敏捷 敏捷开发 精益开发 用户故事 看板管理 迭代开发 自组织管理 每日站会 极限编程
  • CMMI
  • DevOps
  • PMO
  • 项目经理
  • 会议活动
  • 公开课
  • 趋势热点
  • IT项目管理大会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IT项目管理界
当前位置:首页 > CMMI > 正文

再议CMMI高成熟度的硬伤

2018-11-15 来源:老丛讲桌 丛斌博士
      去年我投了两篇文章给CMMI研究院2017年年会,一篇是通过引入质量债务管理的方法建立非传统的量化管理模式,另一篇则是质疑复杂软件开发环境下,CMMI高成熟度实施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六西格玛的影响,另一个是对变异量(variation)的偏见。前面的文章很快被会议组接受,后者则被挂起。但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任何一家希望通过引入CMMI高成熟度达到真正改进的软件组织不可回避的困惑,虽然因为文章的挑战性让会议组毙掉,但我想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做些简单分享。
      我一直认为造成各种软件开发问题的根源之一源于长期以来借鉴了不合适的产品开发模式——制造业中流水线式的开发模式。但不知道各位是否琢磨过,生产一个水杯的过程是百分百可预测和重复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的。而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呢?却往往充满了需求、技术、人员等等不确定性。前者中,过程的任何变异都会导致缺陷,而后者变异对结果的影响则没有那么简单。所以盲目将可重复流水线开发模式应用到软件过程建设改进中,将所有变异都视为洪水猛兽是片面的、错误的。
 
可预测和重复的流水线开发模式
 
      当年六西格玛在传统行业获得巨大成功,多年来它一直主导CMMI高成熟度的实施。在量化管理上,CMMI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制造业的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记得2007年初,我参加了SEI组织的高成熟度培训,培训老师居然是一个没有任何软件开发背景的六西格玛专家。针对一些重要的统计应用概念,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成功的软件应用例子,可惜在4天的培训中,我没有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软件案例。
 
消灭变异是六西格玛的重要原则
 
      从2007年起,大约有3年的时间,SEI对CMMI四级、五级评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审核,其中一个审核要点是正确统计方法的使用及对变异量的管理。我经历了多次审核,所采用的量化体系及方法得到当时SEI的Quality Audit团队的认可,也曾在SEI会议上做过几次介绍,但回头看总觉得有些地方过于理想化。近年来,我看到的一些高成熟度的实施也有玩数据游戏之嫌,仅仅是因为有数据,许多未必重要的替代指标充斥在量化体系当中,而真正的经济指标则无从体现。可以验证我的这个结论的重要依据是,许多组织在通过了评估后,就将所建的所谓过程性能模型束之高阁,不在后续的项目中使用。当然我也能理解这种做法,没有人会花精力做一些低价值或无价值的工作,这些模型的再现身往往是在下一个复评中。相信这绝不是SEI当年的初衷,我投给研究院年会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开始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制造开发过程中,差异往往意味着就是缺陷,通过消灭差异减少浪费从而带来了很好的经济价值。在统计学中,我们用标准差(也就是σ,即西格玛)来表示变异量,到目前为止,大部分CMMI四、五级改进都是以追求标准差的缩小为重要目的之一。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当产品开发过程存在不确定时,变异量不能和缺陷问题划等号,关注点必须移到变异成本上面去,而变异成本是由变异带来的经济效益决定的。
 
新的知识是软件开发重要产出之一
 
      前面也提过制造业开发和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制造业开发的经济价值是由所开发出的产品决定的,重复开发出的每个合格产品都会带来回报,都有价值。而软件开发的价值是知识、是信息、是做菜的菜谱。如果你创造两个同样的菜谱,第二个是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通过创新,或者难听的说法是引入不确定性,我们才有可能软件开发中增加新的价值点。正如Elon Musk说的:“失败是可以接的,没有失败往往意味着没有创新。”
 
创新的失败是有价值的
 
      很明显,创新很可能带来更大变异量。但在一定场景下,增加的变异量会带来潜在的经济价值。
      如果你是个短线股民的话,你是喜欢股市波动的,因为只有波动才能给你带来更大价值。举个例子,假如你有10万元钱投资,钱放在银行里,一年利息3%,你的回报是3000元,但是零风险。如果你买腾讯的股票,假设可能的回报是20%,但这个概率只有50%,你应该选什么呢?从预期回报来看,选择银行是3000元,但选择买腾讯股票的预期回报则是1万元。虽然后者波动大,变异高,但这个波动带来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没有波动的银行选项。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有风险的选项。
 
机遇和风险并存
 
      既然我们把软件开发活动看作是创造知识信息的过程,那么变异量低的活动所含新的信息量就少,而变异量高的活动则更有可能产生出新的信息。以软件测试为例,这个活动不应该仅仅看作是确认设计的活动,它也可能是产生新信息的活动。特别是对不确定性高的项目(如研发项目),测试不应该过度追求测试通过率(低缺陷率),因为有时发现的缺陷会带来新的信息,价值更大。
      CMMI四级的核心要求是过程性能模型(process performance model)的建立及其在开发改进中的应用,在具体实践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跳出数据泥潭,让模型真正发挥出模型预期的作用。很多CMMI四级、五级团队反映,他们使用的模型并没有带来真正有价值的预测。很多模型预测的也是意义不大的替代指标,可控因子也基本都脱离不了人等几个考虑。这些模型并没有真正揭示问题背后的故事,所以问题或异常处理模式和CMMI三级没什么区别。
 

复杂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回归模型预测吗?
 
      我认为新一代精益对变异管理的新理念对如何完善CMMI高成熟度有革命性的扩展。仅从过程性能模型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更加关注响应时间的预测,而待制品(WIP)的个数,等待队列规模,任务规模等都是很好的可控因子的候选项。它们和响应时间的关系及预测对软件开发过程有显而易见的价值。
      在一定前提下,降低变异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变异量的增加会带来负面经济效益时,我们则需要控制降低变异量。如何将变异可能带来的代价最小化、价值最大化应该是CMMI量化管理追求的目标。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变异是软件开发的必然产出物。不要把它当成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关注后果把它作为一个创造价值的工具。
我在“知行合一:实现价值驱动的敏捷和精益开发”最后一章中,提出了一些变异管理的可操作原则以及一些有效的减低变异量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完全可以映射到软件开发中去。
 
      希望每一个中国实施CMMI四级或五级组织都能建立维护一套适应本身特点、可操作和体系自然融合、性价比高的量化体系。适用的项目在使用它不是因为评估要求,而是它带来的价值。
      GJB5000A即将开展四级评估,我们优秀的军工质量团队可以做些有创意的尝试,在软件新研项目的量化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CMMI自诩是业界经过验证的优秀实践的集合,而最初的高成熟度的内容并没有经过软件实践验证。中国软件行业应该借助CMMI2.0这场及时雨,通过自己的实践让CMMI高成熟度更加适合软件项目的特点,让它变得自然合理,在CMMI模型改进方面做出中国的贡献。
 
推荐阅读
      1. 过程改进十大问题
      2. 是敏捷还是精益?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IT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上一篇:
    揭开CMMI2.0的面纱
  • 下一篇:
    易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克劳士比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 2018-11-12

    CMMI或敏捷:何不互相拥抱—摘要

  • 2018-11-12

    CMMI+人性化管理=软件流程改善成功之道

  • 2018-11-12

    奇妙的CMMI之旅——张小东

  • 2018-11-13

    承诺是影响项目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

  • 2018-11-13

    SEPG作用发挥出来了吗?

more

会议活动

  • 2021第十届PMO大会将于8月在北京召开
  • 2020第九届中国PMO大会将于上半年在北京召开
  • 2020年中国管理研究(IACMR)大会将于6月在西安召开
  • 2020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第九届中国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博览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年第十二届通信软件和网络国际会议将于6月在重庆召开
  • 2020年第六届国际信息管理大会将于3月在英国召开
more

公开课

  •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将于2020年4、5、6、7月在北上深开班
  •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7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成功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野蛮成长》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4月5月在北上深开班
  • 《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团队》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5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研发项目管理》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5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怎样当好研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的软技能提升》公开课将于2020年3月在北上深开班
  • 《市场驱动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研发项目管理》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8月在北上深开班
more

PMO

  • 浅谈战略型PMO
  • 掌阅PMO经验谈:如何选出一名项目经理?
  • 项目管理办公室在研发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结构探析
  • 浅析工程项目办公室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 腾讯正式成立技术委员会,内设PMO小组
  • 中国电信雄安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大规模人事变动
  • 京东PMO专访系列龚丽君:回首一望 十五年的三个成长阶梯
  • 《PMO大会会刊(含演讲材料)》与《PMO论文集》
  • 回到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投诉建议

Copyright © 2021 IT项目管理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4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1152463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IT项目管理界——我国最大的IT项目管理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

IT项目管理界官方微信

IT项目管理界官方微信

PMO大会官方微信

PMO大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