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茜,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总经理,高级工程师。2014 年12 月担任现职务。在此之前长期在中国银行系统工作,历任信息中心总经理,信息中心兼测试中心总经理, 数据中心总经理。
记者: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银行软件中心。
孟茜: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92年5 月,是总行直属机构,总部设在北京,在深圳、上海、西安、合肥设立分中心,员工规模近3000 人,主要负责中国银行应用软件开发、功能测试、应用维护的管理和实施等工作。软件中心建立了一套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基于CMMI 的持续过程改进工程体系,是国内金融IT 开发机构中首家通过CMMI4 级认证的金融软件企业,也是工信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首家应用示范单位。
记者:您是信息科技的资深从业人士,也担任过数据中心的总经理,您认为软件中心有哪些特点?
孟茜:软件中心是在中国银行“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战略目标中担负重要使命的科技研发部门,拥有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经过多次重大工程项目锤炼考验的技术队伍。
一是有丰富的产品实施经验。目前软件中心的产品基本覆盖了商业银行的全部经营领域,既有获得2011 年银行科技发展特等奖的核心银行系统,也有凸显中国银行国际化优势和智能化特色的不少明星产品。比如说我行的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已经服务全球超过1.2 万家集团、 9 万多客户、 20 多万账户,沉淀存款本外币超过4500 亿元,创造了高价值的业务回报;再比如,我行中银开放平台这样的互联网产品,通过创新技术运用,融合先进的模式理念,着力构建终端用户、开发者、银行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对外开放金融服务接口超过600 多个,覆盖了移动支付、投资理财、贷款融资、账户管理、惠民金融、跨境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类型,为服务普惠金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是有体系化的管理经验。软件中心自2002 年在金融同业中首家引入CMMI 模型后,在工程管理体系上持续优化,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CMMI 和ISO 理念、富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在业内处于领先位置。
三是有海外建设的传统优势。软件中心自2000 年推出BOC2000 海外系统后,一直致力于全球化系统的建设,在海外系统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银行正在加快推进全体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发,将助力于巩固发挥我行国际化传统优势,为我行全球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欧洲、北美等区域一些特殊的监管制度和业务流程,我们也及时研究分析并进行适应性改造,形成了一批领先的产品。
四是有突出的党建成果。软件中心始终注重将党建工作和IT 特色相结合,针对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建立了以“三主意识、三不精神”(“主人翁、主力军、主战场”,“不动摇、不懈怠、不畏难”)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方法论,塑造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在IT 蓝图、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等关键项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获得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等先进称号,2015 年,我们又获得了“ 中央国家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十大品牌”。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软件中心获得了“中央国家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十大品牌”,请您详细介绍下品牌建设情况。
孟茜:“十大品牌”这项荣誉来之不易。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以“主动服务”为核心的“八个主动”,从被动到主动,创建了软件中心的“楔形”工作方法。“楔形”工作方法是主动服务的重要抓手,“楔尖”深入业务部门,通过客户经理组成的党小组派驻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收集信息、获取需求;“楔中”建在党支部,由BA、业务师、架构师及软件工程师组成工作组,通过领域工作方式,直接面向外部服务;“楔尾”即党总支,形成完备、有效的管理办法及工作机制,为科技服务业务提供有效支撑。
在近年来的实施过程中,“楔形”工作方法经历了实际的检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们协助上海分行,抢得了自贸区第一单,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记者:可以看到软件中心在党建方面确实很有建树,把党建工作变成了事业的机遇。对软件中心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您有什么思考?
孟茜:首先是银行业共同的挑战。当前,传统银行的商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客户需求趋于个性化、多元化,IT 产能如不能较好满足,就会形成产需矛盾。同时,在大客户拓展、客户营销等方面,科技部门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技术的挑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更新换代较快,过去一种技术能用几十年,现在也许只用几年甚至更短时间就过时了,需要软件中心不断地跟踪学习新技术,确保技术储备的先进性。第三,创新的挑战。当前银行传统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而以新技术、新工艺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则不断成为业务部门利润新的增长点,因此需要软件中心“大象起舞”,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前瞻性地开展创新研发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我认为商业银行软件中心的3.0 时代,需要支持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发展,业务转型以服务为主,除了传统的产品开发以外,还要参与客户营销、招投标等一线支持工作,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记者: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请您谈谈今后的发展思路。
孟茜:总行管理层高度重视软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行领导提出推动“技术+ 制度+ 流程+ 责任”的一体化建设,为软件中心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加强服务能力。要从单一的软件开发部门,转化为服务部门,扩大服务范围,通过组合产品、打包销售,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产品服务。还要有效参与客户营销,当前的大客户营销需要银行提供个性化或组合产品的定制服务,需要通过科技解决基础的接入问题,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厘清业务逻辑及数据流、资金流,才能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其次,要提升需求整合能力。当前的产品需求复杂度高,跨业务领域、跨条线甚至跨界的产品已是常态,并且很多产品必须依托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因此,未来的需求需要科技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需求也要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要建立价值导向。从源头加强管理,以价值驱动开发,将有效的产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需求中去,实现最大的业务价值。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局概念。从单一业务需求来看,会因业务分工、专业视角、价值理解的不同而存在局限性。而软件中心作为产品开发部门,则了解产品全貌和新技术发展,可以通过需求横向分析,和纵向的业务领域研究组,提升业务纵向掌控能力,可以在纵横两线以全局的需求视角实现最大的业务价值。
第三,要提升实施能力。一是要有更优化的工程方法。基于科学的软件工程理论,构建基于自身现状、更加精益的定制化工程方法。二是要有更高效的工具。工具是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能力的有效保障。三是要有更快速的实施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形成快速的产品投放。
最后,要塑造核心技术能力。当前不少银行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往往是由厂商支持开发或先外包再技术转移的方式实现,存在外部依赖性强、成果转化时间长等问题。而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一些前沿技术如分布式、大数据等将有可能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命脉,必须要加大投入,掌握技术要点,提高驾驭能力。对于部分专业领域如生物识别等,要做好对成果应用的研究,加快新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抢占市场先机。
(本文于2016-03-27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