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些该路径上的独有特征。比如” 测试覆盖率的增长”就算一个独特的特征,它是”反复测试”或者”增加测试人员”这些路径做不到的。
所有的参数组合起来,作为一个结果评审,而不是checklist式的逐个评审。
度量参数组合,它会产出类似以下的报表:
从这张报表上,除了能够读出我们将bug限制在规定数目之外,还能反映出以下数据:
当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超过一定百分比后,继续保持它的增长, 对降低bug数量,和测试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的作用有限。这就是度量过程的意义,让你”看见”过程里发生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看见】有神马用??
通过看见,我们能知道以下问题的答案:
增加自动化测试覆盖率是否能够帮助完成KPI?
答案:能
我们的自动化测试,做的够好了麽?
答案:做的是不是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够了,图中可以看出,超过60%以后,覆盖率的继续增长对于控制bug数量和提高测试人员生产力的贡献不大。
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答案:应该保持自动化测试覆盖率在当前水平, 并且尝试其他路径继续提升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过程的度量,让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现状,做出未来的决策,或者提供有力的证据帮助公司和客户做决策。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通过引入敏捷方法中控制WIP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交付速度,一样可以制定类似的组合度量参数,它可能类似于:
-每个月(迭代)交付的功能点数(度量目标)
-每天WIP的数量(度量路径)
-每个功能点的cycle time(度量路径)。
常常有人问,WIP多少算合适?那么通过度量上面的组合, 当你发现过了某一点之后, WIP的继续减少不能对迭代交付的功能点数的增长,和Cycle time的减少有帮助时, 那个WIP就是合适你团队的WIP。
同样的你还可以通过设置其他的组合度量参数,来了解『user story 多小合适』,『是否还要继续推行某敏捷实践』等等因团队而异,没有统一答案的东西。
相比单纯的度量结果,这种度量结果+过程的式能带来的好处有:
既照顾了公司的整体目标,又能考虑到团队之间的差异,提供个性化考核。
可以帮助清晰的了解现状,而不是对现状停留在”感觉”的状态 并且基于分析,形成对未来的洞见。
帮助追踪路径的工作方法的的有效性。 不至于盲目的推行某种工作方法;或者过度驱动某种工作方式;辅助做决策。
有人可能觉得,度量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标准,比优劣,定赏罚,度量就是竞争。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恐怕看完这三篇文章,会觉得,这家伙说了很多,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最后的结果就是行成了个洞见,还是比较不出好坏来。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对度量的理解并不是比较的手段,而是【看见】的手段。相比传统的"只对结果进行度量"的方式, 这种度量"结果+过程"的方式,能让我看见三个事情:
看见到底是哪些工作方法(Path)在起作用.
看见这些方法在起什么样的作用.
看见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对某种方法的投入,转而尝试新的方法。
而且这种【看见】是基于客观数据积累的,并不是基于【感觉】,它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大的说服力。
自己能够【看见】,并且帮助组织和客户【看见】,就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并为公司或客户提供了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取更高层次的认可和收获。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弯道超车。
度量,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也可以用来跟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