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转型策略路线图案例解析︱敏捷软件开发
2022-10-18
来源:翰德恩业务敏捷
价值创造过程
这个过程跨越了市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营等多个部门。对于那些软件、硬件集成的产品,还需要将软件项目(或软件项目群)与硬件团队拉通,对齐交付节奏才能确保整个产品的成功。
精益软件大师Mary提出了八个精益软件开发原则,其中之一是全局优化原则:只有将整个价值的创造过程进行改革,消除浪费环节,优化全价值流[1],提升整体价值流动的效率,才能最大化地提升组织的效率。因此,只有从团队级敏捷上升到产品级敏捷,才能够从客户的视角来观察:从一个创意或者反馈提出开始,到交付给客户为止的整个循环,如何加速这个过程。
产品级敏捷,是以整个产品的价值流为单位开展敏捷转型。产品级敏捷与团队级敏捷关注的视角有很大不同。团队级敏捷关注单个团队的效率、质量、和士气等等。而产品级敏捷所关注的是一个产品、或产品的每个版本的TTM(Time to market:上市周期时间)缩短,旨在拉通产品价值流的上、下游,将相互依赖的团队纳入同一个敏捷框架里,在需要的情况下调整组织结构,让价值流上的每个团队协同交付,最大程度地减少交接、等待,去除价值流动过程中的浪费,从而达到缩短TTM,并通过缩短产品的质量反馈时间而提高质量,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
[1]价值流: 价值流动的一些列步骤构成的流程。
案例
上个案例中的通信企业,在开展产品级敏捷后,应用规模化敏捷框架SAFe(SAFe: Scaled Agile Framework),将底层协议团队打散,与上层单板团队重新整合,成立真正的特性团队,从而最大化地去除了彼此之间的依赖。然后,应用SAFe的ART(Agile Release Train:敏捷发布火车)机制,将各Scrum团队纳入ART敏捷活动,协同计划、对齐节奏、密切协作交付,再也不是每个Scrum团队之间依赖交织,孤军奋战。
团队级敏捷的基本实践为产品级敏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到产品级敏捷后,团队级敏捷的实践仍然需要继续夯实。除此之外,在整个产品范围内,一般会尝试一些规模化敏捷和精益的实践:
价值流映射VSM(Value Stream Mapping)
精益看板方法(Lean Kanban)
项目组合规划和管理(Portfoli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T(ART: Agile Release Train敏捷发布火车)的组织架构及其流程
Scrum of Scrums
以及工程技术实践:
主干开发
微服务
持续交付流水线
DevOps
在很多企业里,更严重的浪费不是在产品的创造过程,而是大量产品或特性本身就没有价值或是价值很低。也就是说,这些产品或特性压根就不该走到图3-2中的第二步“形成需求”,而是在创意阶段就该被杀死。但是,很多企业做产品方式仍然是秉承着功能“越多越好”的思想,导致产生大量低价值的产品和无价值的需求。因此,产品部和市场部的工作方式,也需要拥抱精益的思想,向“更少的需求,更大的价值”的方向转型。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经过团队级敏捷→产品级敏捷两个阶段。在很多初创企业,一个Scrum团队就可以涵盖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这样的企业就不需要经过团队级敏捷→产品级敏捷两个步骤。但是对于那些几百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型产品线,完成一个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需要多个部门、或多个团队的配合,这时一般都需要经历团队级敏捷→产品级敏捷阶段。
即使对于非初创公司,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转型策略:不经过团队级敏捷,直接从产品级敏捷开始自上向下转型。具体来说,企业以整个产品为单位试点转型,从转型的第一天开始,将产品价值流涉及到的上、下游团队都纳入敏捷转型范围,调整组织结构,组建Scrum团队,导入敏捷思想和实践。这样做的优点是:速度快。从产品级直接切入,涉及范围广,能够让管理层立竿见影看到变化。但是采取这样的策略,需要保证的先决条件是:领导需要有魄力决定在整个产品级组织范围内转型。此外,要配备足够的敏捷教练,教练既要深入每一个试点团队辅导,又要在整个产品级投入辅导和推动,否则整个产品级所有团队在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下,全部同时启动敏捷,混乱波及的范围大、时间长,也难以产生效果。
阶段3:企业级敏捷
经历了团队级敏捷→产品级敏捷,产品从无到有,直到发布到客户的整个过程都已纳入了敏捷范围,但是这还不够。Mike Cohn认为,产品研发或制造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和团队本来就在敏捷转型的范围。除此之外,那些支持部门例如人事、行政、财务、市场、销售等部门也应该纳入敏捷转型的范畴。并不是说这些部门自身需要开展敏捷活动,而是说,他们的现有流程不能与敏捷相抵触,否则会成为组织转型的重力,将拖累组织转型的步伐。
免责声明:
1、IT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