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IT项目管理门户网站,国内IT项目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站点切换
请选择站点
  • PMO评论
  • 项目管理信息化网
  • 项目管理培训师在线
  • IT项目管理界
  • 工程项目管理界
  • 项目经理人
  • 研发管理评论
  • 人力资源总监网
  • 企业大学发展网
  • 培训管理者
培训需求提交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IT项目管理界公众号
关于我们
IT项目管理界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 敏捷教练
  • 项目管理
  • 敏捷专题
    敏捷团队 敏捷转型 scrum 规模化敏捷 敏捷开发 精益开发
    用户故事 看板管理 迭代开发 自组织管理 每日站会 极限编程
  • CMMI
  • DevOps
  • PMO
  • 项目经理
  • 会议活动
  • 公开课
  • 趋势热点
  • IT项目管理大会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 敏捷教练
  • 项目管理
  • 敏捷专题
    敏捷团队 敏捷转型 scrum 规模化敏捷 敏捷开发 精益开发 用户故事 看板管理 迭代开发 自组织管理 每日站会 极限编程
  • CMMI
  • DevOps
  • PMO
  • 项目经理
  • 会议活动
  • 公开课
  • 趋势热点
  • IT项目管理大会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IT项目管理界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组织管理 > 正文

为什么我们需要自组织团队?

2019-12-19 来源:建久的逻辑
环境改变之剧烈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组织已经无法自主选择是否要应对这些挑战。必须要做出改变。保持现状的想法就好像试图留住秋天的落叶。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它必须充分利用变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对危机有足够的准备。换句话说,一个组织必须得跟上当前市场的要求,甚至要领先一步。这很困难,因为市场变幻无常。今天的宠儿,明天可能一败涂地。昨天赖以成功的因素,一夜之间可能成为负担。
“敏捷性(business agility)”被证明是一个组织在二十一世纪获得成功的诀窍。改进和革新很久以来就是组织单位的必修课。手上的机会要充分利用,新的可能性要充分挖掘,竞争优势要逐步建立。
对于以上很多问题来说,自组织的敏捷团队看起来都是一剂良药。这种团队听说能:
获得更好的结果
传递更多的商业价值
比微观管理(micro-managed)的团队更加高效地协同工作
学得更快
工作中有更大的动力和乐趣
带来更高的回报
管理者们都忙着在想象自组织团队的样子,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盲点:自组织不仅是一种团队形式,更是一种管理手段。传统的“命令并掌控”的管理手段已经水土不服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对敏捷性的要求。沉闷的官僚机构、令人窒息的控制系统、毫无意义的规划和绩效管理是这种水土不服的几个症状。
根据当代的一些研究,比如德勤领先创新中心的变化指数(The Shift Index),五个雇员中只有一个会全身心投入工作,75%的雇员缺乏动力和激情,只有15%的团队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潜力。此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变革疲劳症”(译者注:对组织的不断调整表现出冷漠和消极),因为很多变革动议最终都无法达到预想的目的。通常这种动议得到的回应是,“千万别再搞了”,而不是成员的积极投入。虽然没有广泛的数据支持这一点,但是各种采样调研显示,60%到80%比例的项目都终结于此。
这种令人沮丧的失败率有很多原因:缺乏透明性、同时实施太多的变革、变革推动者太弱势、缺乏反馈机制,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太过沉湎于项目计划细节、预设的里程碑和明确的结果。不幸的是,我们身边的这些动荡,在无情地嘲弄着我们的那些计划和预测。正如Meg Wheatley试图唤醒我们的话:“我们不能再用旧世界的地图去征服新世界了。”
我们来看看上个世纪典型组织的特点和现代观点的对比,借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哪些变革是势在必行的。
表一:组织的典型特征
这个表概括了Russell Ackoff早在二十五年前指出的机械性思考和系统性思考的一些关键区别。尽管这个表格有点极端化,它还是指出了过去和面向将来的两类领导技能所需要的系统性环境。这两种占主导地位的组织特征分别认同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管理和领导模式带来的价值观和原则:功能化还是全盘布局,一成不变的因果关系还是复杂的思考,行政干预还是不断变革,股东利益至上还是平衡各方利益,把变革看作迫不得已的事还是所有业务的驱动力。
这样,在前一种已经固化的业务流程中,它的管理者必须自己一手设计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他必须有能力设定明确的目标,建立决策模式,调配资源。糟糕的是这种机械化模式所倡导的原则和价值观至今仍然大行其道。他们还是用旧学院式的实践原则领导着很多企业——甚至更糟,在大学中依然教授着这些理念。尽管我们身边不断出现新的挑战,传统的MBA仍被认为是担任经理人的关键资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IT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上一篇:
    自组织团队运作成功案例
  • 下一篇:
    自组织团队的特点

延伸阅读:

  • 2019-12-19

    谈“自组织团队”(1)——什么是“自组织团队”

  • 2019-12-19

    谈“自组织团队”(3)——如何领导自组织团队

  • 2019-12-19

    自组织团队运作成功案例

  • 2019-12-19

    自组织团队的特点

  • 2020-01-02

    敏捷团队如何才能自组织

more

会议活动

  • 2021第十届PMO大会将于8月在北京召开
  • 2020第九届中国PMO大会将于上半年在北京召开
  • 2020年中国管理研究(IACMR)大会将于6月在西安召开
  • 2020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第九届中国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博览会将于6月在京召开
  • 2020年第十二届通信软件和网络国际会议将于6月在重庆召开
  • 2020年第六届国际信息管理大会将于3月在英国召开
more

公开课

  •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将于2020年4、5、6、7月在北上深开班
  •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7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成功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野蛮成长》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4月5月在北上深开班
  • 《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团队》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5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研发项目管理》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5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开班
  • 《怎样当好研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的软技能提升》公开课将于2020年3月在北上深开班
  • 《市场驱动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研发项目管理》公开课培训将于2020年8月在北上深开班
more

PMO

  • 浅谈战略型PMO
  • 掌阅PMO经验谈:如何选出一名项目经理?
  • 项目管理办公室在研发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结构探析
  • 浅析工程项目办公室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 腾讯正式成立技术委员会,内设PMO小组
  • 中国电信雄安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大规模人事变动
  • 京东PMO专访系列龚丽君:回首一望 十五年的三个成长阶梯
  • 《PMO大会会刊(含演讲材料)》与《PMO论文集》
  • 回到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投诉建议

Copyright © 2021 IT项目管理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4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1152463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IT项目管理界——我国最大的IT项目管理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

IT项目管理界官方微信

IT项目管理界官方微信

PMO大会官方微信

PMO大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