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的项目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制定项目计划书,也可以说一个项目的管理就是首先从项目计划开始,一份好的计划书可以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
但是,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唯一性、临时性,意味着绝对不会有一个固定的、很好的计划书的模版等着给项目经理参考和借鉴,项目状态一定是在不断的进展中变化的。
项目经理往往遇上这样一种情况:知道项目的目标,知道项目目前可以做些什么,但是不清楚将来要做什么。这样造成对项目的计划认识不清,长远计划或者整体计划不实际、不准确、不具备实施的指导意义,这样的计划连项目经理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拿给领导、拿给客户去审核审批一定会带来了很多的指责和不信任,也将为项目的进展带来更多的困难。
的确,在项目开始阶段就想制定一个完整的、完善的计划是不现实的。但是项目经理又不得不制定一份计划来指导项目组的工作,以及应对领导的审批和客户的沟通。
其实项目计划本来就是一个逐步细化、逐步完善的过程,项目管理的三级计划体系就是依托这样一种思路来制定项目的计划,通过类似倒三角的模式,在项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详细程度的计划来逐步完善项目的计划,指导项目的管理工作。
一、 项目的一级计划
在商务活动的最后阶段,尤其在签订商务合同的前期就可以制定项目的一级计划,这个计划很简单,只需要包含三个时间点:项目的开始时间、项目的上线时间、项目的验收时间。
依托这三个时间点可以画出项目的总体路线图,虽然这三个时间主要是商务的时间,但这三个时间却是项目的最关键的里程碑,尤其项目的上线时间,保证不了上线时间,项目的验收也很可能就成为问题,而不能正常验收的项目,即使做得再好,也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因为做项目就是为了商务的验收。
所以,项目的一级计划就是要时刻提醒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项目在哪个日期要上线?
二、 项目的二级计划
随着项目的正式开始,项目经理就要关注围绕项目的上线日期的项目中间时间点,在不断了解系统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完成项目的二级计划,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项目的里程碑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在类似第一版可行性报告出来前完成。
这个里程碑计划根据项目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IT项目最典型的有三种类型:软件开发类、系统集成类、系统实施类。
软件开发类项目的里程碑:一般的理解为分析、设计、测试、实施、试运行五个阶段,但建议将5大阶段再分细一些,比如:系统分析、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编码(含单元测试)、综合测试、业务测试、上线实施、试运行。
系统集成类项目的里程碑: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安装调试、试运行。
系统实施类项目的里程碑:项目前期评估、项目准备、业务蓝图设计、系统实现、最终准备及系统上线、系统上线后支持。
每个项目还应该根据规模不同、范围不同、战略不同、侧重点不同等因素,可以将项目里程碑进行适当的过程裁减,以期达到在有限的资源、预算和时间内安全地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PMP的原话)。
三、 项目的三级计划
项目的三级计划也就是项目的详细计划,三级计划应该在项目分析阶段基本上做出来,最迟不能晚于系统外部设计完成前。它是项目经理在比较充分了解项目的情况、比较充分的认识项目将实现的功能、根据项目的二级计划做出来的,这份计划同时也应该争得项目各阶段的分管经理(如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实施经理)的认可,具有对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项目的第三级计划书就是大家熟知的项目计划书,第三级计划的要求是:“计划越详细越好”。计划至少应该有三个要素被真正的落实下去,这就是任务、进度和资源。计划的详细程度就取决于对这三项的考虑。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计划应该细到人/日(小计划的粒度),项目越紧计划就应该越细。做计划的时间,绝对不会拖延项目。计划越细项目中不确定的东西就越少,项目就越顺利。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100%的遵照计划,总是有些没有想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就会影响项目计划的实施。计划被打乱不足为奇,关键的是及时的修正计划,并对计划随时跟踪、调整和控制。
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事情变得清晰和简单,用几个字概括就是:计划使事情可见!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将未来的事情早早的预知的很清楚。
所以,项目的计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定项目的三级计划体系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详细程度的计划书,虽然需要做三次计划,但是这样做可以使整个项目的进展始终围绕着项目上线、项目验收的目的进行着,也容易得到项目各干系人的认可,同时这个三级计划体系也是项目由一个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反映。